电影

春节档仅3部3D影片,3D影片中国受阻?他直言:3D不是电影

字号+作者:猫眼电影 来源:猫眼电影2018-02-17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2018年春节档有多部影片将登上大银幕。在这些影片中,仅《西游记女儿国》、《红海行动》和《熊出没.变形记》为3D影片,而其他像《捉妖记2》、《祖宗十九代'...

2018年春节档有多部影片将登上大银幕。在这些影片中,仅《西游记女儿国》、《红海行动》和《熊出没.变形记》为3D影片,而其他像《捉妖记2》、《祖宗十九代》等影片均采用2D放映。而当年《捉妖记》第一部采用3D方式上映,并豪夺当时华语电影票房冠军。魔幻题材电影《捉妖记2》为何却弃用3D,让观众一时摸不着头脑。

所谓3D影片,又称立体电影。1953年好莱坞首次推出立体电影,观众可以带上特殊眼镜(偏光镜)观看《蜡屋》类惊悚片,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1922年的《爱情的力量》,但该影片已经由于某些原因遗失。国内第一部3D影片是1962年我国天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魔术师的奇遇》。而真正让大家认识到3D商业价值之大的,是第一部3D IMAX影片《极地特快》。这部影片在2000块普通2D放映,在75块3D IMAX放映。后者的票房收入,占到了该影片全部收入的3成之多。因此,发行方看到了3D IMAX的巨大商业潜力。2009年由卡梅隆执导的科幻电影《阿凡达》,采用了当年最先进的3D拍摄技术,预算高达5亿美元,成为当时影史最高制作影片。而该部影片更是采用3D IMAX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放映,拿下世界电影史票房第一位的宝座!

当年国内电影市场出现3D热潮,众多院线纷纷扩建、更新放映设备。2008年中国的3D银幕数量还只有86块,而目前中国市场3D银幕数量已超40000块,总银幕5万多块,稳居世界第一位。国内导演、观众对3D技术感到新奇,制片人、投资人发现3D技术在国内电影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于是在当年国内出现的3D热现象,导致投资方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没有搞清3D技术的前提下,纷纷改拍3D电影,以至于电影市场出现了“后期转制3D”、“伪3D”等怪象。

很多人惯性的认为,3D 拍摄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使得电影特效画面更好看,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而在2017年《妖猫传》宣传期间,陈凯歌导演在接受猫眼电影采访时表示:“宁愿少挣钱,也绝不拍3D。”据陈凯歌导演解释,他和摄影师曹郁都很反对3D,认为3D不是电影。如果《妖猫传》使用3D技术,就不会花6年时间搭建真实的建筑。之所以选择2D,是因为他希望影片在展开时,能够直观的、平铺的让观众体会到中国之美。3D技术会导致电影的空间感发生质的变化,无法体现《妖猫传》想要表达的艺术追求。而《捉妖记2》制片人江志强和导演许诚毅表示:《捉妖记》系列是阖家欢性质的电影,3D技术对于儿童观看是很吃力的,不适用于所有年龄段。所以这次《捉妖记2》,采用2D技术。

从2018年春节档就可以看出,如今电影市场针对3D技术更加的理性。像《红海行动》这样在影片中,将会出现国内尖端武器,以及战火的画面。使用3D IMAX 技术上映,是非常有必要的观影手段。3D更能凸显视觉上的震撼,所以其是适用于像《阿凡达》、《红海行动》这一类电影的实际需求的。像《捉妖记2》和《妖猫传》这样的影片,以观众的实际需求和最优观影感为重要目的之一,是对观众的一种负责。毕竟,电影这个行当,观众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电影好与不好,不是简单一个2D变3D就能影响的。3D电影虽赚钱,但若是口碑不好,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才是最大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