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电影媒体人,工作的一大福利,就是可以提前看到一些片子。
每看完一部受关注度比较高的大片时,总有朋友问好不好看。
记得看完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那天,也有人问。
当时,还沉浸在被震撼的体验中,没有彻底抽离出来,有点语无伦次,就对朋友回了一句:
你应该完全抛掉以往的观影经验!
这是对他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因为,这片的震撼能量,超乎想象。所有预判,都可能不成立。
在我这里,关于国产军事动作大片,观影经验至此分为——
《红海行动》之前和《红海行动》之后。
之前,认为林超贤一定会大幅利用《湄公河行动》的类型套路;看完,却发现它一点儿也不偷懒,不止更爆,更燃,也不是简单的仅在制作规模上有所扩张,还有意料不到的新意。
之前,认为《湄公河行动》是精致、高阶版的《战狼》(当然,这个对比不太准确),就算《红海行动》是《战狼2》与《湄公河行动》的混合升级版,又能升哪里去呢;但看完后,发现惯性经验误人,它的过瘾、刺激程度,几乎如同万丈高楼平地起,体验是全新的。
之前,认为国产重工业类型片要超越好莱坞,还需要很多年;没想到,《红海行动》这么快就在一些制作、现场感、真实性等层面,已然有所超越,至少,可以相提并论了。
谈到这几年的军事题材电影,常会提到一个词儿:类型化。
没错,类型招数很管用,徐克借武侠片之型,洗掉了《智取威虎山》的说教味儿;《湄公河行动》呢,林超贤让动作席卷整片,效果卓著;吴京的《战狼2》,用各种类型姿势,来撩观众情绪。
如果有人觉得“类型”这概念有点抽象,那说直白一些,其实就是一切为好看服务。人物、动作、节奏等,为能奏效,须遵循某种叙事法则。怎么好看怎么来,另一个潜台词是,要那么好看,必须那么来。
不过,过度类型化,也可能会导致一个结果:过于追求戏剧效果,娱乐性有了,但真实感被打折。
《红海行动》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既高度类型化,又超越类型法则,既充满强烈张力,又有无比的真实感。
故事改自“也门撤侨”事件,讲中国海军陆战队“蛟龙突击队”临危受命,千里驰援,前往阿拉伯半岛解救中国人质,与恐怖分子战斗的事儿。
开场倒是在玩套路,抛一事件,带出主要人物,并迅速让观众熟悉他们的性格特点。这类似于《战狼2》中,吴京一上来就搞了场水下激战。
当时还忍不住会心一笑,接下来,不用猜也知道怎么进展了。
但进入正题后,它的展开方式,全在意料之外。海、陆、空三线调度,个人英雄式操作与团队作战并行不悖,解救人质与拯救恐怖危机交织推进。
按类型套路,应该起一下,伏一下,辅以幽默、情感等佐料,最终抵达高潮。《红海行动》呢,是螺旋式上升节奏,不掺杂太多刻意化的娱乐元素,它的情节、情绪,全按真实事件的节奏来发展。
事实上,真实有时比虚构更猛烈。
一波高潮之后,还有更嗨的高潮,刚震撼了一波,接着又来一波更震撼的。
比如,对迫击炮效果的展示,对狙击手之间较量的表现,都超越了过往同类电影中的娱乐化呈现方式。
再比如,人物从一个极端环境,进入下一个极端环境,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如何应对。
其中,遭遇了一场沙尘暴,表面上,它让人想起《碟中谍4》中的一段场景,但它的真实感和震撼度,远超那部好莱坞电影里汤姆·克鲁斯与漫漫黄沙的“厮打”效果。
前所未有的真实性,让《红海行动》彻底摆脱了类型片往往难以避免的虚构气息。
基于此,它激发的嗨、燃、震撼,也非简单的类型套路所能比拟。
怎么做到的?
成本5亿、军事装备预算达2亿、拒绝棚拍坚持实景、一场戏最多动用1200多名演员、蛟龙队员精密的战术配合、国际水准的枪械装备、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新一代导弹护卫舰054A护卫舰都被“请”来出镜……
在片中,张译、黄景瑜、海清、杜江等演员,别说磨皮美颜,能“干净”一会就不错了。他们的明星光环,统统让位于角色。
这些,是实现真实感的基础,是硬件。
而更重要的,导演林超贤这一次在体验上拍出了最大程度的真实性。
我们能切身感受到,他们身处其中的压力、反应和意志变化。
电影讲余味,一般指的是文艺片,三观被冲击了,心灵被激荡了啊之类。大部分动作片,即便很好看,也可能是看完没啥余味。
不过,《红海行动》是例外。它给人的震撼,并不是爽完就散,余味得花好些天才能消化掉。
张涵予饰演的军舰舰长,在片中说:
“我们这次行动的决心,就是要让恐怖组织知道,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
之后,他和蛟龙突击队,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这点。
作为中国人,看到这种热血,这种战斗力,很难不为之动容。
同时,作为影迷,看到一部国产片水准不输好莱坞,也很难不兴奋。
在此意义上,《红海行动》无疑是春节档所有电影中,最让国人扬眉吐气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