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闹小马
新年伊始,两件事引起了人们对新闻自由和专业主义的思考。
一是知乎问题“2017 年最令你震惊、悚然的数据是什么?”,答主丸丸回答“2017年,中国在册新闻调查记者仅剩175人”,收获了2万多赞。
二是“澎湃新闻”女记者王乐,写了一篇题为《10年前,14岁的她以性侵等罪名把全家送进监狱,然后失踪了……》的报道,遭到网友的狂轰滥炸。
两件事余波未平,一部参与角逐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出现在视线中,告诉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做什么。
华盛顿邮报
The Post (2017)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汤姆·汉克斯 / 莎拉·保罗森 / 鲍勃·奥登科克 / 崔西·莱茨
类型: 剧情 / 惊悚 / 传记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片长: 116分钟
评分: 豆瓣 8.2
影片聚焦1971年“五角大楼文件事件”,这是这是对总统帝王般权力的沉重打击,在美国历史上与“水门事件”“维基解密事件”齐名。
故事围绕两位中心人物展开。凯瑟琳·格雷厄姆(梅丽尔·斯特里普 饰),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长;本·布莱德利(汤姆·汉克斯 饰),《华盛顿邮报》总编辑。
《纽约时报》率先拿到一份机密文件,文件内容显示,政府在明知越南战争无法取胜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向前线输送士兵。
报道了该文件部分内容后,联邦法官向《纽约时报》发布禁令,禁止其继续“泄密”的行为。此时,《华盛顿邮报》也拿到了这份文件,“是否接过这个沉重的接力棒”成了摆在凯瑟琳和本面前的一道难题。
要知道,违反禁令的结果是负责人去蹲大狱;而且彼时《华盛顿邮报》仅是一份影响力有限的地方报纸,因资金周转状况不佳正在筹备上市,如果投资人为了规避风险而选择撤资,《华盛顿邮报》将不复存在。
但本·布莱德利正色道:“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政府决定我们该发表什么的世界,《华盛顿邮报》已经不复存在了。”
机密文件的编写工作的发起人是凯瑟琳的挚友,前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公开文件内容等于抛弃朋友;同时凯瑟琳从自杀身亡的丈夫手中接过公司后,虽然是名义上的领导者,但意见总是被身边的男人们左右,让她“一意孤行”似乎是件难事。
可凯瑟琳眼里噙着泪水坚定地说:“出版吧。就这么做吧。”
场上,这是“第四权力”与政府和资本的较量;场下,这是同时承担机遇风险与无视职业责任的博弈。还好,最终天遂人愿,凯瑟琳和本捧得新闻自由的奖杯而归。
除了争取新闻自由,本片还包含女性在男性主导领域争取话语权的斗争。
凯瑟琳从畏畏缩缩不敢开口,到在男同事们的包围中镇定发声,到最后云淡风轻地接受女人们的注视,这种温柔的角色转变十分熨帖,堪称平权时代最好的注脚。
对争取新闻自由行为的着重渲染,使《华盛顿邮报》注定是一部看起来很燃的电影。
它通过大段台词推进剧情,镜头在演员对话间来回穿梭,再通过剪辑实现工整的叙事节奏,即使不需要太满的配乐,太激情的公开演讲,也能让人看完后无限怀念散发油墨香气的新闻纸,这对从影40多年的斯皮尔伯格来说是信手拈来。
更何况这次请来了跟他一样的“神兽”级大咖——梅丽尔·斯特里普和汤姆·汉克斯出演,帝后二人状态都相当松弛,单靠互相飙戏就撑起了主题,很好地诠释出了原型的传奇感。
尤其是梅丽尔·斯特里普,隐忍也好,坚决也好,透出的情绪都是文火的,淡淡的。穿着睡裙与西装革履的男同事们唇枪舌战后轻巧地来一句要睡了的样子,磕磕绊绊说完“出版吧。就这么做吧。”后挂掉电话的样子,举手投足都那么可爱,历史性地获得第21次奥斯卡提名也是实至名归。
据考证,影片中的主要情节基本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因此在对抗的燃之外,还给今天的观众带来一种“仰望先驱”式的纪实的燃。
在特朗普执政的当下,斯皮尔伯格如此螺旋却用力地讲一个追求新闻自由的写实性故事,其借古讽今的意味可谓非常明显,也让相当一部分人给这部影片打上了“非常政治正确”的标签。
其实,用电影传递普世价值观正是斯皮尔伯格这位高产导演的一贯套路。
《辛德勒的名单》里的救赎,《拯救大兵瑞恩》里的英雄主义,《E.T.》里的友善,再到如今,《华盛顿邮报》重提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的新闻自由。
恐怖的是,斯皮尔伯格强大的执行能力让他总能在现实中提取可用的素材,再用恰当的视听语言呈现在银幕上,使得《华盛顿邮报》探索出的新闻自由和专业主义意义能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样一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新闻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告诉我们“媒体应该为被统治者服务,而不是统治者”。
【影视风向标】系今日头条签约影视媒体,由资深媒体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上海电影节传媒关注单元评委胡建礼主编。涵盖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网易、微博、新浪、搜狐等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