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它所承受的容量不仅仅源于具象的调度与设定(演员调度、场景设计等等)。
更重要的一点,是依赖于抽象的排列组合(字体设计、音乐设计等等)。
电影中的字体就像是特殊的符号,将它们合理的“串联”在一起,便可以打通脉络,出奇制胜。
“字如其人”,电影片头的字体设计亦有性格,每一处细微的排版都关乎电影的整体韵律。
2014年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白日焰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片名采用“无衬线体”,无衬线体跟东方语系里的黑体类似,字体整体呈现出几何风格,给人留下理性,近乎冷酷的印象。
与其他导演不同的是,在《一一》中,杨德昌是在做“减法”,将人世间的复杂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所谓是“平静水波下的激流”。
正像电影的名字一样,A one and a two,看似简单到极致,但却深藏禅意。
在台湾导演的合集作品《十加十》中,锺孟宏的《回音》从片名一出现,就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回音》:单从片名来看,它包括四部分:
“回音”二字以迷宫的形式呈现,一个简单的“回”字被拆解成多个几何体,而中间包裹的是小号字体的“音”,很明显有一种“寡不敌众”的围困感(与剧情相符)。
紧接着的“Reverberation”在字号选择上宽度远胜于前者,破除了字符之间的枯燥无味。其后紧随的“导演”,它的腰线(字体的粗细程度)选择,与上方字符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化,这就保证了片名本身所呈现出的节奏感。
结尾处导演的英文字体,则完美的收住了画面。
前文提到,字体亦有性格。不同类型的字体,在视觉呈现方式上也会形成强烈的对抗感。但有时这种反常感,恰恰符合电影本身的戏剧冲突。
《饮食男女》的片名字体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字体,一种是颇有现代气息的“饮食”,另一种则倾向于篆体般的“男女”。
李安在此处表现出一种“中西结合”的态势。
想要呈现出文字的高级感,别忘了在文字周边的“留白”以及对文字的“颜色”多加留心。
最敢玩的是所谓的打破常规,如今敏的《红辣椒》。
《红辣椒》:在色彩搭配中,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采用互补色进行搭配,相对而言,最难的就是同类色的编排。
而《红辣椒》的片头字体则反其意而用之,采用了温吞的暖色系,橙色与红色的匹配度高度协调。
视觉可以追求紧致,同样也可以趋向松散。
《朱诺》的导演采用二维动画的形式,将文字与人物角色镶嵌到电影中,调皮的清新画风与天马行空的线条设计纵横于画面之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