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火了好几部“女性电影”。
所讲的内容,通常都是女主角面对磨难和挫折,不断克服、勇敢向前且最后成功故事。
而今天院长要说的这部“女性电影”,完全相反。
有的人,即便磕磕碰碰,但她一生都在往上走;而有的人,她的人生,注定和梦想无缘。
别看中文译名还听起来挺炫酷的,实际上,它十分愤怒。
如同台湾的译名一样:
故事改编自1994年一件震惊全美的体育丑闻。
丑闻的女主角,谭雅,曾是美国数一数二的花滑运动员,美国第一个完成阿克塞尔三周跳动作的女选手,就是她。
谭雅本人
在所有人都认为她将是利勒哈默尔冬奥会花滑金牌的最佳竞争者之一时,她的丈夫竟雇人打伤了她的竞争对手南茜·克里根的膝盖,
她因包庇罪入狱3年,且从此,无缘花滑赛场。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觉得,无缘就无缘,人生那么多选择,重新找个梦想就好了。
然而失去了花滑的比赛资格,对于谭雅来说,比任何事情都痛苦和遗憾。
因为她把前半生的所有时间和精力,几乎都投在了花滑上。
甚至在很小的时候就放弃了学业。
这一切,还都因为她有个“恶母”。
母亲做了一辈子的服务员,前前后后五任丈夫,把自己的梦想,全托付在谭雅身上。
3岁时,母亲发现谭雅的花滑天赋,立刻就拉她上了花滑的培训班,即便教练拒绝了她,母亲也要求她“硬上”。
培训时,母亲经常在一旁指指点点,用各种脏话逼迫谭雅反复练习。
严厉到连厕所都不让她去上。(只能尿在冰面上)
要是出现失误,抓进厕所就是一顿打。
这是啥,简直就是童年阴影。
但很快,谭雅就表现出了冠军该有的水平,凭着优秀的成绩,加入了各大知名赛事中。
然而,即便她有如此天赋和能力,她依旧与花滑圈格格不入。
花滑圈,有一种设定:参赛的选手必须是高贵、优雅的。
普通家庭根本学不起花滑,就拿被袭击的选手南茜·克里根来说,
她生于贵族家庭,一套参赛服装,上万美元,一年要耗费好几双价值几千美元的滑冰鞋……
而谭雅呢,出生于一个“红脖子”家庭。红脖子,就是被美国精英阶级蔑视不齿的最底层白人。
这类人,精英们总认为他们是无可救药,粗俗冲动的糙人。
一次国内竞选赛中,谭雅没有任何失误的完成了比赛,结果却被判了低分。
裁判认为她两项形象不及格——
一个是服装问题。因为没有钱,谭雅自己手工做了一件参赛服,没别人的别致。
一个是表演动作问题。太粗、太用力。(为了补贴学费,谭雅平时也在干粗活挣钱)
知道原因的谭雅,毫不犹豫的向评委骂了句:Suck my dick!
虽然爽快,但这也成了谭雅走不上奥运冠军舞台的原因之三。
造就她戾气十足、脾气火爆性格的,除了那个满口脏话和家暴的母亲,还有她的第一任丈夫。(雇人袭击的那个)
为了摆脱恶母,谭雅十几岁就搬出去和那个男人同居。
不料也是个家暴狂。
一个人,这得多坚强,才能扛双重家暴扛那么多年。
可问起原因,两人都还有理有据。
一个说自己身为母亲,一辈子打工的钱全花在女儿梦想上了,我容易吗我。
一个说自己太爱她,怕她成名了嫌弃自己,用暴力来释放自己的压力,更何况,打是亲,骂是爱嘛。
院长也是服了。
其实在那场袭击事件后,举办方也破例给了谭雅参加一次冬奥会的机会,但因为失误,她只拿了第八名。
而膝盖受伤的南茜,依旧发挥了正常水平,拿了银牌。
自那之后,谭雅告别了花滑舞台,做起了三流的拳击选手。
在拳击台上,她被对手重重的打倒在地,
满眼的晕眩,让她想起了曾经在花滑赛场上自由旋转的感觉。
影片实际上不沉闷也不压抑,用了一些采访镜头进行穿插,拍了部传记“喜剧片”。
但看到这一幕,院长还是觉得有些可笑和可悲。
谭雅,作为一个国美当时社会底层人物的代表,一步步的登上领奖台,圆了亿万人心中的美国梦,
但却又因为从社会底层背负而来的种种枷锁,遭到了奥运冠军梦破碎和被终身禁赛的惨局。
花滑这项运动,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
想要融入这个圈子,你除了天赋,还得有钱。
你眼中的冰雪梦幻场景,可能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发觉那只是泡影。
最后再补充一句,电影的女主角是“小丑女”玛格特·罗比演的,
为了拍这个戏,她还专门闭关修炼5个月学习花滑,在片中表现相当不错。
玛格特·罗比和谭雅本人
所以,对这片子感兴趣的,可以去刷它一波,绝对不浪费你时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