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沙海老兵》展现老兵团人的“芳华”
来源:中国民族报 兵团零距离
作者:王珍
讲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战士扎根新疆、建设边疆的电视剧《沙海老兵》,自3月12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播出以来,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电视剧《沙海老兵》海报。
有网友留言说:“《沙海老兵》让我们看到了父辈们为建设新疆,不怕流血和牺牲,以青春和汗水建设美丽富饶的第二故乡的故事,让我们永远都牢记开拓者们!”
十四师老党员热合曼·把吾西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向在新疆作过贡献的老兵战士致敬。我会好好教育我的子女,让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新疆,热爱兵团,感恩党。”
电视剧《沙海老兵》剧照。
《沙海老兵》
由北京市民委、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等单位组织创作和拍摄,联众动力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希世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星美影业有限公司出品,高希希任总导演,李卫平任总编剧,邵兵、李依晓、邵峰等实力派演员主演。
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二军五师十五团一千八百多名官兵,历时十五天,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胜利解放和田。之后他们坚决执行命令,就地转业,成为屯垦戍边的第一代兵团人——十四师四十七团军垦战士。而随着数万名全国各地女青年参军入伍,与开发建设新疆的老兵们组成家庭,他们也实现了“安下心、扎下根、长期建设新疆”的目的。
电视剧就取材于这段真实的历史。据说,为拍摄好这部作品,演职人员在环境相似的甘肃敦煌片场足足拍摄了半年时间。英雄团团长栗峰的扮演者邵兵,每天骑几十公里自行车往返驻地和片场,一是为了减肥健身,二是为了晒黑,尽可能接近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解放军英雄形象。
新疆这片热土是各族人民共同守护的
《沙海老兵》的总编剧李卫平,并非一名职业编剧。2009年,时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李卫平,走进了十四师四十七团。在这个沙漠边缘的老兵村落,他被老兵们崇高的信仰和一生的坚守深深打动,饱含真情地写出了报告文学《壮哉,沙海老兵村》。
电视剧《沙海老兵》剧照。
该作品在《解放军报》刊发后,引起强烈反响。随后,由李卫平策划,新疆军区原政治部电视中心组织拍摄的3集电视纪录片《壮哉,沙海老兵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在新疆工作8年,李卫平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老兵村。他饱含感情地说:“新疆是一块热土,兵团是一座富矿,‘老兵村’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高地。”
在李卫平的笔下,英雄团团长栗峰有勇有谋,爱兵亲民,充满血性和人情味。李卫平说,栗峰这一人物,集中了驻疆部队诸多中高级领导干部形象。
“老兵们为了国家安全、民族大义、人民幸福,将自己的青春、汗水、智慧全都献给了新疆。正是因为他们与新疆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才铸就了新疆今天的成就与辉煌。新疆这片热土,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守护的。”李卫平说。
作为驻守和田的部队,解放军少不了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打交道。剧中热情帮助解放军的艾尔肯大叔一家,是全剧贯穿始终的少数民族群众形象。剧中,艾尔肯大叔在与解放军官兵接触后,发现这支部队与国民党部队截然不同,于是自发地为解放军带路,与解放军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书写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李卫平表示,艾尔肯大叔的故事并非虚构,其原型就是“爱国拥军模范”卡德尔。2006年,他刚到新疆时,就了解了新疆库车县阿格乡栏杆村村民卡德尔大叔的拥军故事。40多年来,卡德尔大叔用日记记载当地驻军部队与村民之间日常生活,并将其归纳为两句话:“共产党好、解放军亲”,他的日记也被誉为“拥军日记”。
“在新疆,像卡德尔大叔这样热爱解放军、热爱共产党的老人有成千上万,形成了一个‘卡德尔大叔现象’。”李卫平说,他在剧中设计这样一个民族团结的典型人物,既是60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亲如一家的真实写照,也道出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只有各民族精诚团结,才能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真理。
传承“红色基因”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民族影视研究中心主任牛颂,是《沙海老兵》一剧的总策划、总监制。他认为,该剧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以文艺作品的形式传承了新疆的“红色基因”。
《沙海老兵》男女主演剧照
2014年,时任北京市民委副主任的牛颂,因北京对口支援新疆和田的项目,来到了农十四师。了解到老兵的故事后,他深受感动——
这些经过战争洗礼的人民子弟兵,在和平解放新疆后,为了让新疆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家庭中过上幸福新生活,全团官兵仗剑扶犁,扎根大漠,为维稳戍边奉献一生。他们在异乡安家落户,很多人一生再也没有离开过新疆。
“老兵们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无悔坚守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坚守,这种‘红色基因’对于今天新疆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来说,依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牛颂说。
曾执导过《历史的天空》《幸福像花儿一样》等诸多热播电视剧的著名导演高希希,在看完剧本后十分感动,决定不计较报酬接拍这部作品。他说,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关乎理想的作品,“为了信念默默坚守,是理想主义精神,是不能被遗忘的高贵品质”。
北京文化援疆结出的硕果
《沙海老兵》的剧里剧外,都有一个生动的民族团结故事:剧中,艾尔肯大叔与解放军亲如一家,共同建设新疆;剧外,北京对口支援新疆和田,通过安居富民工程、精准扶贫、招商引资、文化援疆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帮助和田人民实现同步小康,共圆中国梦。
《沙海老兵》剧照
刚刚结束援疆任务的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副总指挥支现伟,在2015年3月到和田开启援疆工作的第二天,就去沙海老兵村看望还在世的两位老兵。
“他们一位88岁、一位86岁,都是一家四代在疆屯垦戍边。”令支现伟感动的是,2014年老兵们应邀赴京参观,在北京饭店看到洁白的床单,他们竟然舍不得睡在床上;在天安门前见到毛泽东主席像,他们个个泪流满面。支现伟禁不住感叹:“信仰之坚定,令人敬佩!”老兵的一句话深深地刻在了支现伟的脑子里:“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昆仑。”
支现伟认为,老兵精神是兵团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弘扬这种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支现伟看来,文化援疆要与经济援疆、教育援疆等各类援疆方式要有机融合、同步推进,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影响人、感染人、带动人的精神作用。“在对口援疆工作中,文化援疆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润物无声地不断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在新疆各族百姓的心中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支现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