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

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王磊卿呼吁小心“套路”电视剧,苏晓再发新“十问”

字号+作者:节目一线 来源:节目一线2018-03-1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在以“新时代中国电视剧的新出发”为主题的论坛中,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影视剧中心主任、东方卫视中心总监王磊卿,制播年会上进行了题为《请回答'...

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王磊卿呼吁小心“套路”电视剧,苏晓再发新“十问”

文 | 王磊卿、苏晓

3月13日,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在沪举行。在以“新时代中国电视剧的新出发”为主题的论坛中,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SMG)影视剧中心主任、东方卫视中心总监王磊卿,制播年会上进行了题为《请回答,2018——中国电视剧市场思考与展望》的演讲。

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王磊卿呼吁小心“套路”电视剧,苏晓再发新“十问”

王磊卿表示:主旋律剧有社会深度,不但有创业豪情,更有社会变迁的深厚底蕴;历史剧有历史深度,不仅有跌宕起伏的传奇,更有故事背后的历史纵深;现实题材剧有人性深度,摒弃标签化人物,用深邃的人际智慧点燃话题;电视剧表演有演技深度,营销之上包装至上逐渐让位给了专业、真诚的实力表演。

“两长一短”的遗憾

2017,前行路上仍然有“两长一短”的小小遗憾。

1)剧名长长长长

短短一年间,我们的电视剧片名,已经从两个词的名词,进化成各种三个字的“者”字满天下,又进化到动宾词组的各种“来了”,再进化到加逗号的复句,可能是因为还嫌不够长,又继续进化到了带转折关系的长句子。吆喝词太长了,会不会模糊了真正的戏核?

我在这里呼吁,我们的电视剧把片名缩一缩,把卖点藏一藏,给自己多一点自信,给观众多一点记忆便利!

2)集数长长长长

为应对制作成本整体上涨,制作方追逐高盈利,剧情副线盖过主线,电视剧剧集像兰州拉面一样越抻越长,使得电视剧“龙头烂尾水蛇腰”。过长的剧集导致电视剧注水事件频发,损伤了电视剧的艺术魅力,影响了电视剧的可看性,导致观众失望,舆情非议。

我呼吁,电视剧必须瘦身。观众需要50集以下不掺水的干货剧,市场需要30集左右全新快节奏的创新剧。

3)孵化时间短短短短

比起抠图演技和五毛钱特效,观众对剧情的粗糙、陈旧更不能忍。国内IP剧五六十集的剧本常常在5个月里速成,相较之下,一般的美剧12集剧本却需要耗时6个月左右。

如此压缩时间之下,剧本早就变成了脱水的压缩饼干,只见套路,不见灵感,更难有文化底蕴。该背锅的,是对大IP粗放式经营,应该警惕的,是商业剧的急功近利。

警惕,那些电视剧的套路

套路一:谈判都去华尔街,恋爱都去巴黎秀

电视剧开始流行扎堆去国外拍摄,雷同甚至累赘的海外取景成了观众最熟悉的套路风景——尬景。

电视剧领域的“工匠精神”,不在于海外拍摄之类的华丽跟风,而在于影视制作环节中的服装、化妆、道具、美术等,每个环节的工作者都应当有创新,有匠心,落在实处。

套路二:打枪都去唐人街,开炮都去索马里

随着《战狼》和《红海行动》等现代爱国主义枪战电影的爆棚,一大批电视头部资源闻声而动,大有席卷潮流之势,但套路也跟着来了。

小心,新一波动作悬浮剧挟海外英雄之名而泛滥!警惕,曾经的抗日神剧老套路“借尸还魂”成为了当代动作神剧!

我们需要的新英雄剧,要展现大国崛起的民族自信和气度,要有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要有追求和平的价值导向。

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王磊卿呼吁小心“套路”电视剧,苏晓再发新“十问”

套路三:大女主满街走,帝王嫔妃多如狗

小心——帝王将相、后妃佳人过度泛滥。主角不是皇上就是公主,不是将军就是皇后,是将军还得是空前绝后的将军,是皇后还得是千古唯一的贵妃。

小心——古装女性成长题材过度消费。这类剧玛丽苏,人人都爱女一号,片面夸大古代女性作用,常常不符合历史。

爆款剧的启示

①我们呼唤,厘清古装剧和历史剧的分界:古装剧不等于历史剧

历史剧

——基本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

——重视于特定历史阶段的历史细节,具有再现历史的丰富质感,通常采用正剧的手法。

——真正优秀的历史剧,不是历史文献的CTRL+C/V,而是在创作上,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需要提升的是剧作的文学空间、戏剧空间、影像空间和虚构空间。

古装剧

——无真实历史背景,用想象的故事构筑一段戏剧空间,大多根据网络IP改编,爱情、个人功名是主要戏剧动力。

——即使是架空的古装剧,也要遵循历史氛围真实,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精髓。

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王磊卿呼吁小心“套路”电视剧,苏晓再发新“十问”

②我们呼唤历史正剧回归,我们也期待古装偶像剧去除浮躁,走上品质之路!

古装历史剧的精品之路=内容深度+文化内涵。除了帝王将相、后妃佳人的权谋文化和后宫文化,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还有书香文化、商旅文化、海洋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都可以挖掘、展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仁义礼智信,这些优秀的品格是人类社会所共同追求的,它们应该成为中国电视剧海外输出、寻找世界观众认同的一种思想内涵。

现实主义剧不等同于当下题材剧:

现实主义是中国观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式,它是一种创作理念,一种创作态度,一种创作方法。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是中国观众欣赏基因中的偏爱。

新时代的现实主义剧应当着重表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现实生活的真实感为经纬度,刻画万花筒人生、社会风情画卷。

一些貌似发在在当下,但与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生存和情感毫无关联的悬浮都市剧,并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电视剧。

在古装剧、年代剧中,我们也应当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以写实的手法来还原历史氛围历史质感。

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王磊卿呼吁小心“套路”电视剧,苏晓再发新“十问”

爆款剧的特点

品质爆款剧=主流价值+热点话题+符合当下审美的超级人设+经典戏剧叙事模式+精美制作

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王磊卿呼吁小心“套路”电视剧,苏晓再发新“十问”

挤掉IP泡沫,开创类型剧新时代

1、新剧型之新军旅剧

张扬热血脊梁,弘扬民族自豪、文化自信的新军旅剧即将涌现爆款。12年一轮回,12年前的《士兵突击》已经成为永恒的经典,今天,我们呼唤新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希望看到新时代的国民英雄,希望看到新时代中国军人真实的精神风貌。

2、新剧型之科幻剧

随着中国科技的突飞猛进,受众的科学探索兴趣日益高涨,“未来”成为富有强大收视吸引力和商业开发价值的影视元素。中国科幻剧的时代也许即将到来。

品质科幻剧不仅仅是偶像科幻剧,科幻不能仅仅成为外星霸道总裁的点缀元素;不仅仅是特异功能剧,不能仅拥有灵异等伪科学外衣;不仅仅是五毛特效剧,单有CG还远远不够 。

品质科幻剧需要以科幻思维建立符合电视剧戏剧规律的、富有创新想象力的科幻世界观;需要在欧美科幻世界之外,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烙印的科幻影像体系;需要在CG技术以外,全面发展高精度模型、微缩摄影、特效道具、特效化妆等一系列特效工业化流程体系。

3、新剧型之文物保护剧

2018,文物保护剧整装待发。寻宝、鉴宝,主人公为了保护文物而战。这些剧取景神秘诡谲,故事新奇诱人,如果能挖掘古董行业精髓,溯古通今、重在文化,把握好“文物鉴宝+科学考古”的度,文物保护剧将脱颖而出。

其他类型剧方兴未艾。聚焦现实话题的房产话题剧、教育话题剧、金融话题剧,含有强情节元素的环境保护剧、面向2022冬奥会的冰雪竞技燃情剧、打开新视觉的民国热血青春剧……

季播剧、系列剧、周播剧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季播剧、系列剧要吸取海外成功经验,对全剧的剧情走向和每一季的故事有全盘思考、长远规划。


2、针对一些品质有保证的系列剧,能否部分试行边拍边播的模式?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审查支持。


3、周播剧场不能成为滞销古装剧的消化池,它要的是新奇特的品质精品剧。要进一步提升周播剧场的商业价值开发。如何探索周播剧的可复制盈利模式,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范例。

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王磊卿呼吁小心“套路”电视剧,苏晓再发新“十问”

电视剧、网络剧殊途同归

2017年,中国的电视剧和网络剧同步进入品质高地。相对与前两年网台竞争的讨论,我们发现,2017是一个岔路口,电视剧和网络剧进入了AB卷考试模式,在各自的考卷上取得了成功,同时,在共同追求品质的新起点上,以及审查制度趋同的大环境下,台网融合又有新的基础、新的契机。

电视媒体覆盖面高、引爆内容的传播优势依然还在。视频网站拥有众多版权资源和雄厚资金实力。台网共同主推的剧才能成为最具现象级的作品。

2017年,《我的前半生》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莫不如此。2018年,我推测,大势仍将如此。

2018年,台网两端将进一步探索台网联动合作的商业模式。在广告合作上,网络的创意中插走向电视台的剧情创意广告。合作模式上,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制作方,三方共同投资、共同制作、共同招商、共同盈利。

最后,关于走向新时代的中国电视剧市场,王磊卿表示SMG将秉承三个优先,推动SMG影视制播的发展。

1、从商业性优先转向文化导向优先


2、从大IP优先转向扎根现实主义的原创优先


3、从追逐流量明星的堆砌卡司优先转向讲求工匠精神的品质优先

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王磊卿呼吁小心“套路”电视剧,苏晓再发新“十问”

同日柠萌影业举办了“剧集柠萌——2018新品发布会”,柠萌影业总裁苏晓以“内容产业竞争本质是争夺用户时间”为主题发表了一年一度的“剧集十问”。

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王磊卿呼吁小心“套路”电视剧,苏晓再发新“十问”

一、超级内容时代,价格顶到天花板了吗?

超级剧集通吃广大人群,超级内容有超级效应,流量没有到天花板,价格就不会到天花板。

二、四屏时代,还有“观众”吗?

跨屏能力是未来媒体的第一生存法则,电视的失落不是内容的失败,而是不重视用户体验的失败。平台间竞争并不重要,追赶用户才是制胜之道。

三、法推送时代,谁来主导我们看什么内容?

在不断的个性推送下,实际上数据垄断正在消除我们的个性。剧集生产还依赖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当某一天AI技术也能拍出一部剧时,内容产业就彻底被技术异化了。

四、短视频与长视频,谁更能获取用户的注意力?

短视频与长视频之争才是市场的风向,未来的胜负还不好说,但留给剧集等长视频的空间一定不是海量的内容,而是更高质量的精品。

五、口碑与流量成反比,制作公司纠结吗?

数字好看是为了眼前的生存,口碑立住是为了长远的品牌。内容做久了,心中自然会生出一杆秤,好作品的标准是:留得下来,走得出去。

六、反映现实的就是现实主义吗?

现实题材并不一定就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基本的创作原则,它不是用来迎合审查标准的标签工具,而是做内容的立身之本。

七、网剧质变,新生代制作公司会把老制作公司干掉吗?

接下去网剧会非常鲜明的走向类型化、系列化。而新生代的制作公司从小成本的网剧起步,一旦成功就会步入大投入、大制作的超级内容阵营,而他们先天具备的用户思维将成为他们超越传统制作公司的核心优势。

八、APP会重新定义剧集吗?

当我们在讨论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时候,最后统治世界的则是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习惯了手机上每15秒就要爽一次的快节奏,对APP剧集的要求也一定是更短、更互动社交,更快节奏。

九、BAT之外还会出现渠道新玩家吗?

新玩家一定会换种打法,用新的消费方式和商业模式来超越,就像Netflix进入视频领域,用一次看全剧和推送技术来打破传统电视网垄断一样。下一波新的商业模式很可能是单品内容收费,这会改变平台习惯了的包月模式,更会降低平台新玩家的入局门槛。

十、内容公司到底是打猎的,还是种田的?

2017内容公司在资本市场遭受冷遇,以资本和资源为竞争力的内容时代已经过去。带着种田的心态做内容,就要让自己慢下来,三、四年磨一部戏是应有的周期,迪斯尼也是从画一只米老鼠开始的。

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王磊卿呼吁小心“套路”电视剧,苏晓再发新“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