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行山上》
文\樊飞龙
一、
《太行山上》这部在涉县本土拍摄的大型史诗电视剧是由涉县籍作家张森林老师执笔编剧的,并与2015年8月4日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隆重播出。这不仅是涉县文化界的大事,亦是涉县地域革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电视剧播出于2015年,背景正是时值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七十年来,中国人民从未敢遗忘七十年前的惨痛历史。七十年后的今天,举国上下也在为七十年前的悲剧而缅怀、肃哀。
作为一名革命老区土生土长的我,倍感一种荣幸,与此同时,所有的老区人民可谓是万人空巷,都在关注着这部意义非凡的电视剧,一时间成为了涉县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很多本土人看,一是看历史,关于八路军,关于一二九,关于七十年前我们先烈的故事,毕竟这部片子是在当年刘邓首长真实居住办公的地方实景拍摄,可以说是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涉县人眼中,一二九师的老一辈领导形象再一次在找他们的视角中出现,这是一种电视剧人大胆的尝试,更是红色文化的一种独特魅力;二是看电视剧中很多我们熟悉的人,因为电视剧中有很多群众演员和许多小角色小配角都是我们身边的人参演,也给我们带来了些时光穿梭的革命教育感。
二、
《太行山上》的播出,从剧中不难看出,有种清新感,不同于以往的神剧、雷剧。有一种正史回归的感觉。文艺本身如此,只有依靠历史,尊重历史,才会让世人有一种认可感。
从几场战斗开始,夜袭阳明堡、神头岭战役、打破用兵不复两次在七亘村的伏击战,到响堂铺伏击战,都是遵照历史的用意及安排,那就是侧击日军,配合国民党军的正面作战。所有的战役都是在东路军协助友军的作战,这样的真实历史,也许有很多人已经难以闻见,可这就是曾经的历史。
从八路军牺牲的赵崇德、叶城焕、朱坚,到陈赓将军的妻子王根英,再到最高将领左权,无不在演绎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与此同时,片中也展露了“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的国民党将领第九军军长郝梦龄之壮烈。这也侧面的,从不同角度证实历史的必要,就在近年来,像张自忠、李家钰这样的高级将领的抗日英雄事迹,越来越被世人传颂,历史不容埋没。
尊重历史,不是片面的自我英雄刻画,而是全面、全部、所有,不含虚假、真实的述说,无需刻意的把小处放大,而去否定其他,这是对历史的亵渎和玩弄。这一处,相比较《太行山上》不失是一种成功。
三、
《太行山上》原名为《刘邓和他们的战友》,记得那年的拍摄是在一三年的九月份,那时我正好在一二九师的旧址,而这部电视剧就是在刘邓首长曾经真实居住战斗指挥过的地方原景拍摄。
还记得9月24日的清晨,恰好我前一夜在埋葬刘徐等将帅骨灰的将军岭上值夜班,住在刘伯承元帅纪念亭的右侧小屋,大约七点半多,忘记了自己当时在忙碌些什么,只听门外有人喊,走出里屋,隐约看到一人在帘外,喊“你好”,直到第二声,我才赶紧应声。一出门,原来是扮演刘伯承元帅的特型演员张再新老师,他想让我带他去徐向前元帅墓前拜祭下,我只好放下手头的闲杂,带张老师上到半坡去徐帅墓地,张老师连鞠三躬。原来他先是来拜祭刘伯承元帅的,而后听说徐帅骨灰也在此,才独自一人上山,张老师和我说这会没他戏,所以抽出空来,上山拜下。
我满是欣喜又是惊奇,和张老师说了下将军岭埋葬的将帅,张老师很是感谢,把他送下,不一会来了接班,我就回旧址,又遇见了张再新老师,这会没戏,歇息下,其实拍戏,以前总是感觉很简单,实则不然,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时间没点,或正午朝阳,或夜半三更,无论演员剧务,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看到了张老师有闲暇时间,就说张老师给您合张影,张老师一口允诺,恰赶休息,老师又没带扮演刘帅的道具眼镜,就让我稍等下,去给道具老师要下,此情此景,甚是让人动容,原本可以凑合将就下,可张老师负责的态度着实让我敬佩,而帮我和“刘帅”合影的正是剧中李达将军的扮演者。
剧组在旧址拍了好几个月,时间长了,和张老师也成了亦师亦友,他给我及很多群众演员讲了很多刘帅时期的民主建设,我也给他讲了下涉县偏城的刘家大院,张老师闻后,便鼓励我可以着手文章,先从小处开始,不必然大。
拍了很长时间后,剧组离开了,《刘邓》更名成了《太行》,我也在这其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电视剧,那时候的拍摄,你真的看不出什么花样,只有现在播出,才感似曾阅过。说再多,也都以是往事,相较于三年前,宛如什么都没有具体的变化,可还是自我感觉学习了很多不同的知识领域。
人们总是在相信历史,可又总是在逃避历史。历史湮没了太多的刀光剑影、尸骨坟冢。
我仿佛在剧中,透过了历史,看到了一种穿梭,一种刘邓首长四川口音的对话,一种枪林弹雨无谓牺牲的战斗场面,一种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革命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