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讯 根据1993年真实大案改编的“实力派”刑侦大剧《莫斯科行动》作为2018年浙江卫视黄金档的开年大剧,凭借匠心精神和良心制作,以平均收视荣列同期剧目CSM52城前三甲、豆瓣、网络播出平台高评分的好成绩,成为引领今年开年大剧口碑与收视的精品佳作,引发了业内外广泛关注和热议;2月8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旗帜传媒联合主办的电视剧《莫斯科行动》研讨会在京召开,多位来自电视、文艺、公安界的业内资深专家、媒体精英与主创团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部独具行业稀缺性的精品涉案剧的创作经验,并对其艺术、社会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
《莫斯科行动》由曾执导过《刑警队长》、《余罪》的导演张睿指导,夏雨、吴优、姚芊羽、张志坚、常戎、娜杰日达·米哈尔科娃、尼古拉·伊万诺夫等众多中俄实力演员联袂主演,改编自1993年震惊国际的真实要案——“中俄列车大劫案”,在公安部的鼎力支持下,邀请了当年首批带队追捕的亲历者程亚力作为总顾问口述亲身经历,再现了25年前中国警方秘密行动小组远赴莫斯科,在办案条件十分受限的情况下,突破重重险阻将犯罪分子缉拿归案的传奇过往。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主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司副司长闫成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作协全委、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范咏戈、原公安部宣传局副巡视员、公安部影视审查组成员杨斌、《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当代电视》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原《解放军报》文艺部主任,军事文艺评论家陈先义,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邢戈,《莫斯科行动》出品方旗帜传媒总经理王海龙、制片人金焱、付佳、编剧许阳等领导嘉宾共同出席会议,对《莫斯科行动》进行了多维度的剖析和解读,用专业的观点道出该剧作为开年标杆大剧的精髓所在。
再现尘封25年跨国要案 真实传奇激励人心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的短暂特殊时期,俄罗斯轻工业物资大量短缺,国内一时兴起“国际淘金热”,而中国商人前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在当年既通往财富,也曾是犯罪天堂;1993年5月26日,从北京开往莫斯科、耗时6天6夜的K3次国际列车在离开国境后不久,即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俄列车大劫案。四个犯罪团伙利用车上治安空虚的时机,轮番疯狂洗劫前往莫斯科淘金的中国商人,不仅财物被洗劫一空,更有多人被打伤、刺伤、甚至有女乘客被轮奸,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引起了中央高度关注和批示,案发后,中国警方迅速反应,派出行动小组远赴莫斯科,在当年中国警察在俄罗斯没有执法权、不能携带任何武器、语言不通、犯罪团伙又极其凶狠狡猾的环境下,秘密展开调查,历尽艰辛终将盘踞在外的犯罪分子抓捕归案,而此案自1993年至2011年最后几名要犯到案,追捕跨越18年之久,判刑近百人,被列为新中国50大要案之一;《莫斯科行动》以这一真实案件的调查追捕过程为蓝本进行改编再创作,观众穿越时光一路见证了以陈尔力(夏雨 饰)带领的行动小组在跨国缉凶过程中,一路披荆斩棘的生死时刻,感动于中国警察不惧艰险和生命威胁,以“就算跑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你绳之以法”的使命感,不远万里,保护国民安危的正义信念和精神魅力。
稀缺警匪题材 气质鲜明“独树一帜”
在“情感剧” 、“婆媳剧”、“玄幻古装剧”当道的荧屏上,《莫斯科行动》不仅大胆做出了题材突破,更是走出了自己的“强气质”,没有“流量明星、人气鲜肉”的加持,以真实的要案背景,90年代特色质感,独特的异国环境、实力演员的群像飙戏,精心打磨的内容品质从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也正因为较好的还原了中国警察的真实事迹,使其成为登上电视台黄金档,难得一见的优秀刑侦剧。
这部剧在弘扬正义、提倡正能量的同时做出了符合市场的商业感,采用了独特的纪实性叙事的镜头语言,电影级观感的视听风格,创新的片头“引子”设定,跌宕曲折的剧情脉络,内容饱满、不注水,吸取欧美剧之长,节奏紧张明快,以“虽知结果却紧张于过程”的惊心动魄和厚重丰富的内容质感,除了得到众多忠实观众的“自来水”推荐,也引发了众多在新媒体领域具有“意见领袖”式作用的影评大V纷纷自发安利。
实力演员演技圈粉 角色塑造有血有肉
近些年,众多影视作品在选角时往往过于顺从“资本市场”,而鲜少考虑演员与角色的适配性。往往高价请到的“流量演员”却只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莫斯科行动》在选角时,则一切以“诠释人物的能力”和“演技”为前提,三料影帝夏雨及其他实力演员精湛的演绎也获得了众多观众的一致好评。而除了塑造了陈尔力行动小组、段局(张志坚 饰)等这样正义无畏、有血有肉的警察群体形象之外,《莫斯科行动》对于反派角色、海外华商以及众多群像角色的“不敷衍”也是其核心吸引力之一,一个个鲜活立体、让观众又爱又恨无法忘怀的经典角色不仅牢牢抓住了观众们的心,也因其对人性的生动刻画丰富了《莫斯科行动》的艺术内涵。
匠心制作精品大剧 真实与艺术的平衡拿捏
秉持着打造精品剧的初衷,《莫斯科行动》从筹备期到拍摄制作一直保持高度严谨的态度,拍摄地点跨越中俄两国,因真实的“中俄列车大劫案”抓捕过程大部分发生在莫斯科,为最大程度还原90年代莫斯科风貌及人文环境,剧组大部队百余人远赴莫斯科,深入拍摄实地取景长达三个月,经历了莫斯科的酷暑和严寒、甚至遭遇了恐袭筛查的惊魂时刻,深切体验了跨国拍摄的艰辛,也堪称是一次高难度的“莫斯科行动”。而中俄两国不同的拍摄方式、团队的磨合、百名俄罗斯演员的调控、90年代环境以及人物造型的还原、以及俄罗斯的寒冷天气等问题都是剧组所面对的重重挑战。
由于刑侦题材的作品最考验创作者的功力,从剧本逻辑到导演功力,再到表演水准,失之毫厘就可能“谬以千里”;尤其这部剧和《湄公河行动》一样,都是将震惊中外的真实案件搬上屏幕,俗话说:画鬼易画人难,如何在这一题材中有技术含量地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社会正能量,在还原真实历史与艺术创作之间把握好尺度、做得精妙,需要在多方面权衡得当。为达到尽可能为观众呈现真实、立体的剧情内容,主创团队认真考据了“K3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的真实细节、与当年案件的相关办案人员深度交流探讨,远赴莫斯科搜集案件资料,多维度详细了解案件全貌,力求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改编创作,体现了一个精品剧集应有的态度。此外,为了确保成片质量,《莫斯科行动》片方没有刻意拉长剧集幅度,纵观动辄五六十集的电视剧市场,31集的《莫斯科行动》也可谓是相当良心。
观众齐致敬 真实还原的社会意义与国家名义
“这趟俄罗斯,如果有一个人回不来,就是我陈尔力”,剧中夏雨饰演的陈队这句台词感动了无数观众,而这正是取材自真实案件中首批带队赴俄的中国警察程亚力的“军令状”,当年立下誓言后,他和战友们与家人匆匆一别,就冒着生命危险奔赴万里之外。中国警察有这样的胆魄,并不是因为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他们的使命感使然。在这样一趟曾承载了许多国人梦想的跨国列车上,发生了如此骇人听闻的罪行,不能因为它是“监管空白”就放任,不能因为路途遥远,就置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这起案件的意义远远不止抓获犯罪分子,后来对建立中俄引渡机制、健全国际列车安保措施等也是意义非常重大。”如《莫斯科行动》导演张睿所说,接地气的破案过程,需要具备血肉之躯的警察去闯,去趟,而不是“想通就能破案”的推理游戏。《莫斯科行动》也因在此重大事件的还原上表现专业,获公安部充分肯定:“该剧成功刻画了铁路公安民警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公安题材电视剧;具有宣传法制,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重要作用。”
中国警察跨境追击,排除万难,不辱使命,将罪犯抓捕归案,在国际上加强了中国外交形象的维护,凸显了对中国公民海外人权尊严的维护;在国内,再塑了国民安全信心与中国警察正面形象,对观众和社会都具有极为正向的社会意义与警示作用,同时传递了中国警察跨境追凶所代表的国家名义的精神主旨。而看过该剧的观众们通过各种评论渠道,纷纷向中国警察表达最真诚的敬意的同时,也表达了民族自豪感:“向人民警察致敬”、“这部剧让我们知道身在外,背后有祖国”、“祖国万岁”等类似评论在视频平台的弹幕上获得了最多的点赞数。
观众寻觅20年前恩人 优秀作品传递社会正能量
《莫斯科行动》以跨国缉凶的热血事迹为核,也展开了90年代中国商人东欧淘金、俄罗斯特殊时期风貌的历史画卷,是一部带有时代温度、历史意义的传奇故事,让观众获得了更丰富的精神价值体验;据悉,该剧播出后,一位曾在90年代赴俄的电视观众受剧情触动,开始寻找20多年前的恩人:当年她在赴俄途中遭遇抢劫,陷入凄惶无助、身无分文的境地时,遇到一对热心的陌生旅伴一路相助,给予了她极大的温暖,虽时过境迁,她仍希望找到恩人,再当面说一声感谢——这一真实又温暖的感人举动,更加印证了优秀电视剧能带来的社会意义。
不刻意煽情,不注水,用足够硬朗的风格、打造精品的初心讲述一个实实在在的好故事,在好故事的基础上,赋予作品更大的价值;由旗帜传媒、捷成文化集团、思美传媒联合出品的《莫斯科行动》的成功,无疑为行业的后来者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无论是从社会意义层面,还是在影视专业领域都有“独树一帜”的标杆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