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续集不如一代”的概念形成了固定思维的客观情况下,前作的名头或许带来的更多是负面作用。
纵观《风起长林》的口碑起伏,其实是一个稳定上升的过程。剧集刚播出时在豆瓣仅有7.9分,而截至2月5日,其评分已经上升到了8.5分,5星比例高达50%。2018年1月11日,北京卫视还宣布把周播剧场的《风起长林》调入黄金档播出,这种改动在卫视排播里也是第一次出现。
行业前沿
《琅琊榜2》:看过的都说好,为何收视不行?
来源 | 娱乐硬糖
悄无声息,《琅琊榜2》(《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在2月5日迎来了大结局。而笔者的朋友圈竟然还有人在问,“什么时候开播的,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
2015年,《琅琊榜1》带给了观众太多惊喜。刚刚脱离被于正模式古装剧支配的我们,简直遇到了一股清流。虽说开播初期该剧也是收视不佳,但随着剧情的推进,话题度直线上升,最终凭借口碑逆袭。该剧制作方正午阳光一时之间成为“良心剧”的代名词,胡歌饰演的梅长苏更是吸粉无数。
《琅琊榜1》结束后,不少网友慨叹“胡歌之后再无琅琊榜”。这便意味着《琅琊榜2》背负了极大的口碑压力。但必须指出的是,口碑压力的同时,这样的续作也有天然的关注度。就像《芈月传》虽然遭遇吐槽无数,口碑崩塌,仍凭借《甄嬛传》的前作威力,赢得收视、点击、话题三丰收。但万万没想到,《琅琊榜2》是撑住了口碑,输掉了市场。
《琅琊榜2》豆瓣评分8.5,收视率却在0.5左右挣扎。先网后台的排播模式当然会影响收视,但爱奇艺独播的播放量24.5亿,也弱于同期播出、同样是历史传奇剧、同样是“2”的优酷独播剧《军师联盟2》的39.4亿。而同期腾讯视频独播的著名雷剧《极光之恋》,播放量高达69亿。
当然,《琅琊榜1》也不是靠收视、点击取胜,而是话题和口碑。可是在话题讨论度上,《琅琊榜2》也远低于《琅琊榜1》。甚至笔者认为,《琅琊榜2》正是输在这个话题度上——看过的人,没有安利的热情和安利的好梗。没看的人,完全无法被激起看的兴趣。
行业延伸
收视口碑倒挂,正午阳光的“二代剧”并不顺利
来源 | 同相、文娱商业观察
《风起长林》已经是古装剧里少有的良心之作,在剧情上虽然不及原作的权谋戏那样跌宕起伏,但却也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和激发热血的家国情怀,以独立的视角来看,两部剧集在质量上几乎可以平起平坐。只是《琅琊榜》在带来观众基础和IP热度的同时,也为续集带来了更高的评价标准。在国内“续集不如一代”的概念形成了固定思维的客观情况下,前作的名头或许带来的更多是负面作用。
刚播出时类似的负面评价很多
续集难以获得高评价,对于公司品牌也会形成消耗。如同为正午阳光出品的《欢乐颂2》口碑却呈现崩塌下滑最终豆瓣仅5.3分,“正午阳光出品必属精品”的坊间口碑在那段时间变成了笑谈。
然而吊诡的是,《欢乐颂2》的收视非但没有下滑,反而在第一部大热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在去年收官之时播放量就达到了220亿,是2017年最热的剧集之一。剧集质量紧跟首部的《风起长林》收视遇冷,口碑崩盘的《欢乐颂2》却在一片吐槽声中成为年度热剧,这其中除了播出模式和剧情题材的因素之外,或许就与两者不同的“二代剧”模式有关。
《风起长林》虽然是《琅琊榜》的续集,但故事并非紧接前作,而是另起炉灶讲述《琅琊榜》儿孙辈的故事,演员更是全部更换,只是在细节处多次致敬《琅琊榜》带有前作的情怀。而《欢乐颂2》却是原班人马演员,故事紧接上部。
可见同样有着“二代剧”的头衔,两者性质却相差甚远。《风起长林》显然是在《琅琊榜》大火之后开始的拍摄计划,无法重新聚集原班演员,剧情隔代继续,几乎是一个全新的故事,《琅琊榜》的热度非但没能传承到《风起长林》里,反而因为主创班底的变化加大了宣传难度。而像《欢乐颂2》这样剧情和演员的传承续集则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到原作粉丝,在口碑下滑的情况下依旧有着足够的热度。
换言之,类似《欢乐颂2》的观众基础优势,是提前计划周全的“二代剧”所具备的天然吸引力。这跟续集质量关系不大,而是与前作是否保持剧情和角色的连续有关系。
以商业和口碑双重角度来看,《风起长林》与《欢乐颂2》都不算完美作品,这也给了包括正午阳光在内的国内电视剧公司提醒:首部剧大火后,如何拍摄“二代剧”其实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不止要考虑如何拍得好看,还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避免把“IP开发”变成“IP消耗”。
《无心法师2》豆瓣仅6.2分
在首部剧获得成功之后,续集如果能够保持制作班底,那续集确实能吸引到足够多的基础观众。如《欢乐颂2》《虎啸龙吟》《一起同过窗2》热度不输于第一部的剧集均属如此;但改头换面重新来过的续集要么像《风起长林》这样口碑极佳却收视不及预期,要么像《无心法师2》《步步惊情》《鬼吹灯之黄皮子坟》这样口碑完全崩盘导致播放量承压,鲜有能在收视和口碑上都达到前作水准的作品出现。
《琅琊榜2》开始,正午阳光已经变得很低调了,与以往相比在宣传上相当低调。之前的剧作,不论是《精绝古城》还是《欢乐颂2》等,动辄必是“良心剧”“国剧精品”等美誉度颇高的词,但是这些词从《外科风云》开始就不见了,直到这次《琅琊榜2》,更是较少见到正午阳光出来接受采访,宣传自己。
究其原因,在于吃过亏变得低调了。今年上半年以来,不知道从哪里刮过来一阵“妖风”,箭头直指正午阳光和旗下出品的剧。先是华策的克顿高层指责正午阳关雇佣豆瓣水军黑《孤芳不自赏》。
紧接着正午阳光被指责刻意抹黑热播大剧《人民的名义》,因为正午阳光两部大剧《外科风云》和《欢乐颂2》相继上马,所以构成竞争关系。甚至侯鸿亮在微博上被人骂“当代岳不群”,诋毁之声不绝于耳。舆论像是浪潮般一波一波袭来,正午阳光毫无招架的能力,很多事情也无法去招架,能做的只有低调低调再低调。
凡事盛极必衰,当《琅琊榜》《欢乐颂》等剧将正午阳光推向了神坛,必有会跌下来的一天,只不过这一天到来的时间迟早而已,或许《琅琊榜2》的平淡是正午阳光下来的契机。
行业观察
把剧拍好并不够,播出模式、宣发手段同等重要
来源 | 同相、娱乐硬糖
必须承认的是,《琅琊榜2》虽不说是现象级、标杆作品,但绝对是良心之作。剧情上有些小毛病,但并无大碍,一开始追剧的人,很少听说弃剧的。最终未能实现《琅琊榜1》式的逆袭,关键在于始终未能突破核心粉丝群,向路人粉实现话题扩散。
《琅琊榜1》在刚开播的几周,同样遭遇了收视惨淡的尴尬。但经过了2015年国庆长假的口碑发酵,收视率、点击量一路猛涨。在收视逆袭过程中,除了本身内容质量过硬,最先入坑的核心粉丝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而《琅琊榜1》也确实争气,适合碎片传播的梗相当多。
整体来说,《琅琊榜2》在表情包、混剪视频的缺失,大大削减了核心粉丝本应带来的二次传播效应。路人光是看到了豆瓣的高分,却压根不明白这些人在萌什么。而粉丝们大多是默默萌着,未能带动大众热度。
《琅琊榜1》爆红后,很多人讨论正午的宣发好。但事实上,好宣发应该在剧集上映前就制造出热度了,哪有正午这样后知后觉的。只能说,正午在适当的时候充当了观众真实好评的“扬声器”,作品才能一飞冲天。而也有些作品,分明已经有了民间热度,片方却未能趁势追击,终究只是小范围“网红”。
从《琅琊榜》《北平无战事》《伪装者》来看,正午阳光还是出品了不少良心剧,无论是编剧还是制作上都有稳定发挥。但其在宣发上,其实远不如老一辈的唐人、于正,新一辈的唐德、嘉行等。如果先天不足,便只能靠后力来补。一部片子,是否具有适合剪辑成短视频的萌点、利于传播的表情包,已经成为剧集爆红的关键。
粉丝往往能够发现作品中不起眼的碎片,并且创作出各种同人产品。这些创作不仅超越了他们此前的观剧体验,也使得原始文本产生了无限拓展的可能,从而形成更具活力的宣传生态。
但从《琅琊榜2》来看,正午阳光似乎还是太“正”了,并未意识到这点。《琅琊榜2》明显缺乏碎片传播的爆点。最常被进行二次创作的“腐向”和“甜宠发糖”,在《琅琊榜2》中都很难找到原始素材。除此之外,《琅琊榜2》的结构庞大自足,缺少观众脑补的空间。剧中虽偶有槽点,但还远构不成雷点,无法引发话题热议。
总而言之,《琅琊榜2》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好作品,但同时整部剧都缺乏了互动的可能。而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一部剧的消费方式,早已不是默默在家观看一部剧。他们需要谈论甚至争论;他们需要传播、甚至参与创作。看看因《前任3》而狂吃芒果的“戏精”观众,爆款的关键,在于不止你自己过足戏瘾,也得让观众过足“戏瘾”。点击和转发,是公号狗最常思考的两步动作,对于影视制作,也同样适用。
如果把播出环境、宣发方向、剧集水平视为天时、地利、人和,那么《风起长林》或许只占了“人和”这一点。同期播出的近似题材《虎啸龙吟》《海上牧云记》分走了大量话题热度;电视台周播、爱奇艺会员抢先看的先网后台模式与紧凑发展的剧情节奏不符,引来了观众的诸多不满;前期宣传不到位,任由舆论被怀疑黄晓明演技的路人带偏,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好端端的一部良心剧,却给人一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
《欢乐颂》与《琅琊榜》第一部的播放热度相差无几,结果5.3分的《欢乐颂2》延续了收视热度,8.5分的《风起长林》却远不及《琅琊榜》,这种口碑与收视的明显倒挂,也显示出剧集市场的独特性:把剧拍好是必要的,但并非是受到好评的作品就能火。
在北京卫视将其转入黄金档日播之后,《风起长林》在剧情收官之际似乎焕发了第二春,或许当一部作品本身足够好的时候,计划不足、档期、宣发上的劣势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只是对于一部本可能成为现象级作品的国产剧佼佼者而言,没能口碑收视双双丰收,仍是一件略有遗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