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时偶然发现,郑晓龙导演的新作《北京人与纽约客》即将开拍,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就会播出。
不说别的,单看这几年大火的影视作品,《甄嬛传》、《芈月传》、《红高粱》......
无一不是出自郑晓龙的手笔,他的名字,早就成了品质的保证。
在这部剧中,男女主将由靳东、孙俪担当,已经看到有网友以这样的方式脑补两人同框的画面了。
没错,又是孙俪。
这个演员们抢着合作的金牌导演,第四次将橄榄枝抛给了他最钟爱的女主角——孙俪。
相较于很多专业演员来说,孙俪是学舞蹈出身,从部队退伍后,才慢慢转的表演。
包括周迅、蒋雯丽在内,也都是典型的半路出家。
《玉观音》第一次见导演时,孙俪简直委屈地想哭,明明知道应该跟导演介绍自己,却一个字都不想说。
她并不是那种聪明的人,包括在学校期间,也不是老师喜欢的那类学生。
比如《甄嬛传》,刚入宫时的清纯阶段,热恋阶段,离宫阶段等等,这些都被孙俪用文件夹的颜色,做第一遍梳理。
梳理完之后,再细致推敲每个阶段自己的台词,对手演员的台词,什么地方该注意抑扬顿挫,什么地方该有什么样的情绪,这些都会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加以反复梳理。
郑晓龙导演说过,剧组每天拍摄结束后,会时不时地约个饭,独独跟孙俪,没有一次从头到尾、完整的吃饭。
永远都是每回吃到一半,她就先走,因为要早点回去背词。
每回演完之后,又会回到监视器前,一遍遍观察自己的表情,有没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
但凡有一点,重来。
正是这种细致和认真,孙俪成为剧组里的“孙一条”。
高效、准确无误,令对手演员压力山大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这真的是位好演员。
尤其是哭戏,比起哭得好看不好看,更重要的是心里有没有这种情绪。
孙俪有啊,而且常常就是导演已经喊了“停”,她还深陷其中,痛苦地不能自已。
一部戏,耗掉一条命,这样的演员,谁能否认?
这也是孙俪没法高产的原因,一年最多不过一两部作品,留出三分之二的时间休息、缓冲。
更为难得的是,孙俪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初心。
原本在经历过《甄嬛传》、《芈月传》之后,孙俪是打死也不要再接这类带有大女主字眼的剧本了。
正是因为《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导演是丁黑,自己十几年前《玉观音》曾合作过的导演,才答应先好好地去看看剧本。
《芈月传》开拍前,郑晓龙有次去孙俪家做客,临了导演要走了,孙俪起身要送送,可孩子以为妈妈要走了,立马就哭了。
导演就让孙俪别送了,没想到则拉着孩子一起,一直把他送到了小区门口,才转身回家。
所谓的运气、光芒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是无数个早起的清晨、自己跟自己较劲儿的时刻,才让她走到了如今。
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大概就是孙俪之所以成为孙俪的原因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