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

“抓马”与“对撕”:影视剧与真人秀的现实投射

字号+作者:新京报 来源:新京报2019-09-1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撰稿丨王一平真人秀《中餐厅3》中的黄晓明纵观近年来火爆的真人秀与影视剧,“抓马”与“对撕”无疑是其中的两个关键词。从《花儿与少年2》到《中餐厅3'...

撰稿丨王一平

真人秀《中餐厅3》中的黄晓明

纵观近年来火爆的真人秀与影视剧,“抓马”与“对撕”无疑是其中的两个关键词。从《花儿与少年2》到《中餐厅3》,明星们在节目中的各种对撕为吃瓜群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八卦素材;从《琅琊榜》到《欢乐颂》,在古装权谋与现代职场间的各种刀光剑影,炮制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络热点。

无论是真人秀中的对撕,还是影视剧中的抓马,其能引起广泛的讨论,不仅是戏剧化冲突带来的娱乐效果,更是因为这些节目无形中为观众构建了一个镜面,映衬出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幽微与不对等权力关系下的人间百态。

错综复杂的权力与情感关系,正是影视剧与真人秀中“抓马”的核心所在。一方面是亲情、友情、爱情、同侪情谊等各种情感关系的相互交错,另一面是金钱、财富、地位、年龄、性别等带来的权力差异。两者交织在一起,构建出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抓马与狗血在这个关系网上出现,成就一出好戏。

更进一步,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撕”与抓马的方式亦是不同的。中式“撕”,暗潮涌动、百转千回;美式“撕”,直接大胆、进攻性强;韩式“撕”,则化敌为友,以美好遮盖丑陋。不同的表现方式,彰显出不同的文化心态与历史渊源。

从真人秀到影视剧,“撕”背后的权力与情感

《中餐厅3》中,黄晓明作为店长,分别与林大厨、秦海璐产生摩擦,继而被广大网友吐槽能力不足、不尊重下属、独断专行等;《花儿与少年2》则先后因为宁静与郑爽的口角、许晴对团队其他成员吐槽等引发种种舆论混战,观众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自我代入进而构建起鲜明的立场,参与到争论中。然而,在当事人的关系中,所谓的“撕”,实则是极其迂回的。

在《中餐厅》中,面对黄晓明的“霸道”,资历较浅的杨紫和王俊凯以戏仿调侃的方式略表不满;专业人士林大厨假戏真做,借以宣泄;资历较深的秦海璐,最多也只是翻个白眼。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员工与老板并非发生直接正面的冲突。这其实也是职场人际关系的某个侧面,在权力不对等的员工—老板二元关系中,“撕”也只能是打擦边球。

《花儿与少年2》则是代际冲突的极端案例。无论是强势的宁静、“小公主”许晴,还是老大姐毛阿敏、争议体质的郑爽,她们之间的种种矛盾更多是通过神情举止、话中话,乃至第三方采访的方式表达出来。真人秀将性格迥异且年龄差距极大的诸多嘉宾一起放置在极端环境下,为观众提供的实则是一个窥私视角。在窥探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已经不是“撕”的实际行为,而是一种弥漫着硝烟的氛围,留给旁观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真人秀《花儿与少年2》中的郑爽、陈意涵与井柏然

上述两例真人秀能够引发持续的讨论,实则也是因为,观众在窥探视角下的他者与自我的比较中,找到了诸多相似之处。换言之,职场上“老板—员工”的对立,与生活中“资深—年轻”的对立不仅存在于明星参演的真人秀中,更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权力与情感关系中。真人秀提供了一个出口,现实世界中迂回的“撕”在网络世界得以完全爆发。

相比于真人秀,影视剧中的表现则更为直接。年初的《都挺好》便是对宗法传统下的家长制发起的一次冲击。剧中的父亲苏大强好吃懒做、倚老卖老,这种设定显然与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背道而驰;女儿苏明玉则是现代独立女性的代表,事业有成、不啃老、不被孝文化挟持。在该剧播出期间,与之相关的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等问题也频频引起讨论,无论是剧内还是剧外,展现的其实正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在对剧中这一个例家庭的演绎中,其所做的是试图解构中式家庭中的权力关系,以情感取而代之,成为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然而,这种解构与反抗又是迟疑与不彻底的,和解式的结尾正是一种面对传统的妥协。

宫斗剧则在借古讽今的戏剧结构中,对这种权力与情感的关系做出了更丰富的阐释。《甄嬛传》讲述的是一个因情感受挫转而追寻权力的故事;《延禧攻略》则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对情感的寻觅,以权力的阶位上升为首要目标。宫斗剧的特殊之处在于,皇帝与妃子的二元关系,既是夫妻之间的情感纽带,亦包含着君臣之间的权力落差。在这两个故事中,情感在权力的面前溃败。戏外,两个剧的热播则反映出,当下的文化心态中,进取与功利正在取代人情。

电视剧《甄嬛传》剧照

从以上的梳理中不难发现,中式的“撕”大体有两个走向,一种是《红楼梦》式的,是曲径通幽处的人性复杂,是弯弯绕绕下的人情世故与悲凉百态;另一种则是《杜拉拉升职记》式的,是进取与奋进,是对传统世情的不屑与对现代社会名利的追求。

这两种走向某种程度上正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缩影,它的一面是古老与传统,另一面则是奋进与创新。一方面要破除传统、破除旧有的权力结构、破除人情社会的弊端;另一方面又要重塑新的传统,构筑新的权力关系与新的情感纽带。当两者同时进行时,也便有了真人秀与影视剧中的那些迂回、迟疑与决绝。

从美剧到韩综:无撕不欢与温情脉脉

相比于中式抓马的婉转迂回,美国影视剧与真人秀中的“对撕”则更为直接激烈。以知名度颇高的美式肥皂剧《绝望的主妇》为例,该剧于2004年在美播出,2005年由中央电视台引进国内,共8季。在类型元素的使用上,它几乎囊括了犯罪、喜剧、家庭纠纷、性关系错乱等多种狗血要素,从而构建出高强度情节,以不断的反转刺激观众。

美剧《绝望的主妇》剧照

剧中塑造的五位主妇虽然性格迥异,但大体上都是直接外向的。不同于国产剧中经常出现的女女斗,剧中的对撕更多指向的是女性与男性的对立、个体与社会的矛盾。正如学者潘桦所言,该剧影射出的是“整个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平静外表下所隐藏的骚动与暗涌”。

2017年播出的电视剧《大小谎言》,则进一步延伸了这种走向。在该剧中,男性角色基本功能化,为了观赏性上的好看,亦设置了诸多对撕情节,但故事的核心不在于撕,而在于中产女性如何在生活的变故与男权社会的阻力下,探索自我并战胜困境。这种走向一方面是欧美多年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所产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指出了美国梦内在的诸多困境,如中产阶级内部的不稳定、女性与少数族裔平权运动的发展受挫等。

2004年开始播出的真人秀《学徒》则指出了美国梦的另一面——竞争与成功。彼时还未成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以房地产大亨的身份参与其中,参赛者经过层层淘汰机制的选拔,最终的胜出者将成为特朗普的学徒,并在其指导下成为下一个百万富翁。这种模式既代表着“英雄不问出处”的公平,又展示了商业文明指导下,攫取资源的激烈博弈与残酷竞争。

真人秀《学徒》宣传照

换言之,美国梦的一面是工业革命与商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的进取、冒险、机会均等、对名利的渴求以及通过自身努力实现阶级跨越的美好理想;另一面是美国社会发展至今,看似渐趋稳定的社会结构中诸多问题开始逐渐显现,阶级流动的逐渐固化、少数群体的权益保障等又揭开了美国梦的伤疤。因而,开放与保守、政治正确与贸易保护一起构建出当今美国的复杂面貌。

反观近年来在国内影响力颇大的韩流文化,则完全是另一副面貌。以近日的韩国明星具惠善、安宰贤离婚新闻为例,两人的婚姻问题通过社交媒体一一展现,然而两人参演的真人秀《新婚日记》却几乎隐去了所有的矛盾,只呈现了婚姻与爱情的美好面。

韩综《新婚日记》中的具惠善与安宰贤

韩剧同样如此,从《大长今》到《来自星星的你》,韩剧在叙事套路上逐渐精进,但故事的文化内核始终是关于美好与纯情。学者贾丽君将韩剧的文化特征总结为对道德美感的认同,与对世俗之美的肯定。这既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亦是农耕文明深远影响的体现。

抓马与文化差异:个人与集体

某种程度上,中美韩影视与真人秀的不同正是东西文化差异的一个缩影。以同题材的美国电影《牡丹花下》与国产电影《七月与安生》为例。同是讲述女性间的复杂情谊,《牡丹花下》讲述修道院的三名女性因为一个士兵的闯入而心生嫌隙;《七月与安生》则是关于两个女孩爱上一个男孩的故事。

2017年美国电影《牡丹花下》剧照

但在具体的处理方式与落脚点上,两部影片却极为不同。《牡丹花下》侧重于氛围的营造,彰显的是女性的欲望与压抑;《七月与安生》则通过种种细节钩织起两个女生间爱恨交织、互为镜面的情感关系。前者聚焦于外界变化对个体本身的影响,后者则重点关注个体间的关系。

近日引发热议的纪录片《美国工厂》也是如此,该片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参与投资,讲述中国企业家“玻璃大王”曹德旺前往美国投资建厂的故事。表面上看,影片展现的是中国资本与美国工人间的矛盾,实则彰显出了两种文化的差异。西方推崇个人,从而衍生出工会保障制度;中国则主张发展为先,个人服从集体。因而,西方工人无法理解中国工人夜以继日不停工作;中国工人则认为西方工人懒惰、工作能力不足。

纪录片《美国工厂》中的美国工人与中国工人

从更深远的历史渊源来看,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文化由商业文明发展而来,追求自由与个体,在此基础上,“撕”更多是一种表达和争取;而中韩代表的东方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又长期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因而其所注重的并非个体,而是国族、伦理与秩序。近现代以来,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其文化心态亦相应地呈现出某种复杂性。当中既有人情世故的传统限制,又有现代文明的进取与开放。

不过,以上这种表述只是相对而言。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亦在经历着冲撞与交流。发起于美国的metoo运动亦在韩国和中国引发了一定的反响,反过来亚裔题材的影视剧在好莱坞也正在逐渐得到重视,如去年全亚裔阵容电影《摘金奇缘》在北美的火爆。

美国电影《摘金奇缘》里的“中式”婚礼

简而言之,冲突性是戏剧最鲜明的特点,尖锐的矛盾冲突制造出跌宕起伏的戏剧效果,令观众大饱眼福。随着媒介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冲突性进一步延伸到电影、电视剧乃至真人秀中,更通俗地讲,就是“抓马”、“撕”等元素的运用。具体而言,肥皂剧中的离婚、出轨,悬疑剧中的谋杀、破案,宫斗剧中的升级打怪,乃至真人秀中的跌宕起伏都是其体现。

反过来,从影视剧与真人秀中“撕的内容”、“撕的方式”,亦可窥出不同文化生态间的差异。“撕”是对日常举止行为的戏剧化呈现,创造者在呈现时注入的文化基因,与观众观看后的讨论,再加上戏剧内容本身,一起构成了一个镜面,折射出不同时代与区域的文化心态。

总体而言,影视剧与真人秀是流行文化的旗帜,这当中彰显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心态与文化氛围。就各自而言,美国正在经历着保守主义与政治正确的撕裂;中国作为后起之秀,面临着个体意识的觉醒、代际冲突、新旧价值观的碰撞等问题;韩国则需要处理东方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交融。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上的“撕”亦是地缘政治的一个侧面。只是,重要的不是“撕”的行为本身,而是抓马过后,应当如何收场。抓马可以制造出好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不撕”才是一种智慧。

参考资料:

潘桦主编,《当代经典美国电视剧叙事案例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4月。

董旸主编,《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作者丨王一平

编辑丨李阳

校对丨翟永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