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

1999年,能抢春晚的风头,这部港剧做到了!

字号+作者:香港电影迷 来源:香港电影迷2018-02-11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本文发于香港电影公众号(hkmovie)春节将至,无论你喜不喜欢,一定还是会关注春晚的新闻,到了除夕,也还是在刷手机屏幕的时候,贡献一年之中看电视的最多时长,因为'...

本文发于香港电影公众号(hkmovie)

春节将至,无论你喜不喜欢,一定还是会关注春晚的新闻,到了除夕,也还是在刷手机屏幕的时候,贡献一年之中看电视的最多时长,因为有春晚,不看白不看。

去掉体制权力的运作,春晚的影响力还是不能低估的,起码和年夜饭同等重要,即便吃货们平时都没亏待嘴巴,到了过年还是要隆重而仪式一番,未必比其他日子好吃,还是要吃的。春晚就是这样一个仪式,未必好看,但还是要看的。

所以不用质疑春晚的收视率,从2001年到2017年,春晚直播收视率每年都超过30%,其中2005年春晚收视率最高,达到37.6%,这年春晚的总导演是郎昆,代表性节目有省市电视台主持人送春联,舞蹈《千手观音》等。

羊年春晚总导演哈文曾执导的2012-2013两届春晚,收视率既高于之前的2011年,也高于之后的2014年。

这还是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新世纪,如果从2000年往前推,春晚的霸屏力和影响力还会更强。很多人不只是看直播,重播都要看上几遍,这样的收视待遇实在无法企及,更不要说用电视剧来PK了。

在我的记忆里,唯一能和春晚抗衡的电视剧只有一部,而且真的是在春节期间和春晚狭路相逢,风头丝毫不输春晚,并且是一部港剧,即便我觉得那年的春晚算是很不错了。

那一年的春晚赵丽蓉还在“老将出马”,牛群冯巩还在搭档说相声、赵本山宋丹丹第一次以“白云黑土”组合亮相、黄宏说了一段让下岗工人很伤心的台词、《常回家看看》火了一把、任贤齐唱了“对面的女孩”……

没错,那是1999年,而与之相逢的港剧就是TVB武侠剧

——《天龙八部》。

这部剧也被称为“97版天龙”或者“黄日华版天龙”,1997年7月就在香港播出,接档《难兄难弟》,当年的收视率排名亚洲第一。

1999年引进内地,已经是播出两年的电视剧,仍旧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风头无两,丝毫不输一直霸气十足的春晚。

近20个地方卫视抢着播出这部剧,几乎是同时段,打开电视,无论哪个台,几乎都是它。

当时的新闻媒体,报纸、电视、广播新闻也以它为焦点,作了大量报道,有些报纸专门开辟版面,发布剧情提要。其实本是金庸小说改编,故事摆在那里,何苦如此呢,只能说明这部剧实在太火。

按照网友的粗算,这部剧当年的收视率超过30%,接近40%。请注意,央视春晚在新世纪的最高收视率也就是37.6%。

回头再看这部剧,不只是当年很火,现在的经典地位也是不可撼动,而且至今在优酷等播放平台上的点击率也是惊人的。

此前,TVB也拍过《天龙八部》,黄日华也有参演,此后,《天龙八部》也一再翻拍,包括口碑不错的胡军版,但说起来,还是觉得97版天龙最经典,原因何在呢?

当然,经典是一个集体结晶,台前幕后都有功劳:金庸原著的精彩故事是基础,以李添胜为监制的团队的细心打磨,加上演员的传神演绎。

《天龙八部》是金庸在巨著时代的重要作品,和《笑傲江湖》《鹿鼎记》一个时期,陈世骧评价是“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倪匡的评价是将此书比作大海,一浪迎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连载期间有个插曲,金庸外出办事,倪匡曾经代笔写过一段时间,阿紫的眼睛就是倪匡给弄瞎的,当然后来出单行本的时候,金庸还是重新创作了。

《天龙八部》和《侠客行》是金庸小说中佛学思想的代表作,《侠客行》还只是体现在“知”的层面上,而《天龙八部》是在“行”的层面,人物性情各异,但都是按照佛家的规范行事。而且故事涉及大江南北,有大理、大宋、大辽、女真等,算是金庸小说中最热闹的作品之一,好看且深刻。

李添胜,被尊称“添哥”,香港无线电视剧集监制,1969年加入TVB,为无线服务四十多年,作品多且口碑好,只金庸剧就包括90年代版本的《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神雕侠侣》《天龙八部》,而且都能跻身经典行列。

先后捧红了周润发、郑裕玲、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邓萃雯、黎耀祥、古天乐、李若彤、张智霖等众多港星,捧红之道大多靠的就是金庸剧。

拍金庸剧,改编是危险的,因为原著足够优秀,故事足够精彩,乱改是吃力不讨好的。TVB的金庸剧除了《雪山飞狐》(陈锦鸿版)因为版权问题,改动较大,其他作品还是很尊重原著的。

这一版的《天龙八部》在故事上就是严格尊重原著,有改编也很精彩。

如无崖子一节,原著中无崖子是与李秋水在无量山隐居,并生下阿萝(王夫人),但电视剧改成小师妹齐御风(御风这个名字也取得好,《逍遥游》里有“御风而行”之说,符合逍遥派的气质),将书中无崖子最爱的女人年龄提前,让两个人眷属,将李秋水的重要戏份安排给了齐御风,避免了后来画像上不是李秋水的复杂性,符合影像作品的普适易懂。

还有慕容博之死,剧中先期搞好铺垫,令大理护卫误撞进墓地,然后发现棺材是空的,到后来再有段誉推理出来,更具悬疑性和连贯性。

改编的败笔不是没有。

比如,玄悲在大理身戒寺的死,原著中是被慕容博所杀,因为玄悲发现了慕容博企图谋反的迹象,所以被灭口。到了电视剧中改成鸠摩智杀的,但又说的语焉不详,这个从第一集就开始的悬疑案件到少林寺武林大会上也没得到完美解释。

对于鸠摩智的形象塑造也有些小丑化、漫画化,没有原著中得道高僧的稳重和深沉,而且还特意安排鸠摩智和萧峰有一场比武,结果当然是萧峰完胜,鸠摩智败得丑态百出。

演员的选择很成功,尤其是作为灵魂人物的萧峰由黄日华扮演,他创造了自83版《射雕英雄传》郭靖之后又一经典的武侠形象,后来参演的《萧十一郎》(又名《割鹿刀》)也没有超越。

其实,黄日华扮演萧峰,有个缺陷就是个子不算高,扮演西北大汉在身形上不大匹配,所以才用顶帽子作为装饰和弥补。

因为演技爆棚,人角合一,让人忽略了个头,认为他就是萧峰,觉得萧峰就该戴个帽子。后来看胡军版萧峰长发飘然,包括回头看梁家仁的发髻,反倒有些不习惯了。

这一身行头也被黄日华穿到了TVB颁奖典礼上,可惜那一届的竞争对手是《难兄难弟》中的罗嘉良,这一版萧峰没有得到视帝加冕。

不过,20年过去了,记得《难兄难弟》的人恐怕不会有《天龙八部》的人多吧,时间已经给黄日华加冕。

当时二十多岁的樊少皇是武生,文戏还没有参演《叶问》《楚留香新传》时的老道,但虚竹是憨厚懵懂的形象,靠演是容易失真的,正如黄日华也是在二十多岁时演了虚竹。

所以,虚竹这个角色正好契合不太老练的演技发挥,樊少皇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尤其在少室山大战中,初次和父母相认就骨肉分离,那种欲哭无泪的状态很到位。

陈浩民的贵气稍显不足,作为贵胄王子,不如后来和佘诗曼演《乾隆下江南》时的贵气显著,这点在对比82年汤镇业扮演的段誉是有所不足,但顽皮可爱真诚的一面塑造得成功,又比汤镇业胜了一筹,后来在和欧阳震华演《施公奇案》时又得到了发挥,再后来他的主打作品多是喜剧,尤其是雷剧《活佛济公》。

陈浩民演喜的部分很好,比如初见王语嫣、枯井定情等,都很传神到位,但到了悲的部分就发挥有限,三位主人公都有面对双亲暴亡的戏码,和黄日华、樊少皇比起来,陈浩民显得张力不足,表演痕迹有点重。

至于李若彤的王语嫣、赵学而的木婉清、何美钿的钟灵等,也都是选角精当。

当然,TVB在80年代将王语嫣和小龙女用同一个人演的传统还是沿用至90年代,李若彤是如此,到了央视版金庸剧时,刘亦菲也是如此。

TVB的绿叶都是演技担当。

雪梨的马夫人、潘志文的段正淳、鲍方的扫地僧、江汉的保定帝、秦煌的岳老三、陈荣俊的全冠清、刘丹的马大元、王伟的耶律洪基、刘玉翠的阿紫等,无论扮相还是演技,都很契合。

稍显失败的是作为主要角色的阿朱和慕容复,刘锦玲和张国强的演技都很在线,不足是扮相,都是年纪偏大,刘锦玲演不出少女气质,张国强演不出贵族气质,和82版中的黄杏秀、石修比起来,差距十分明显。

当然,这些都只是瑕疵,谈不上硬伤,这部剧本来就人物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兼顾得到,何况有演技作为支撑,丝毫不影响整体水平的。

还要提及的是,2017年就有三位剧中演员去世,包括江汉、马菁宜、廖丽丽,加上此前去世的王伟、鲍方、罗国维、何璧坚、黄新、孙季卿、罗君左等,虽然他们多是以配角出现,但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一部部好看的剧集,才有了我们难以磨灭的记忆,在此向他们致敬。

音乐也是此剧的一大特色,除了沿用了《宋家王朝》的经典配乐外,还使用了大量具有日式风格的音乐,悲壮、缠绵、激烈、欢悦等不一而足,与人物气质相当,与剧情发展相配,尤其萧峰使出“降龙十八掌”的那一段,听来就激动人心,大有呼之欲出之势。

主题歌《难念的经》由林夕作词,和《神雕侠侣》的主题曲《神话情话》一样,堪称金庸剧的珠璧之歌,是为原著量身打造,歌词和故事联合的天衣无缝,而这首《难念的经》尤胜一筹,将故事的佛家主题用二十多行词句融合展现出来,配上周华健的曲调和唱腔,也是这部剧一样成为经典之作。

这部剧播出已经二十多年,回头来看,好剧的基底必然是用心,即便特技不如当今先进,但有些东西是特技无法代替的,比如好的故事、好的人物、好的演员,执迷于抠图等所谓“高科技”时,反倒将特技变得不值钱了,一味地追捧流量明星,会将原本就漏洞百出的故事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在TVB逐步走下电视剧神坛的当下,却没有能重新缔造辉煌的众多重量级作品,作为不差钱的当代人,岂非一种耻辱吗?

投 稿

ios 打赏渠道